top of page
logo-removebg.png

Search Results

141 results found with an empty search

  • 近7成新加坡消費者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跨境網購 — 最新趨勢與啟示

    新加坡消費者的跨境網購趨勢 根據Airwallex昨日發佈的最新研究,69%的新加坡消費者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跨境網購。這項研究顯示,新加坡消費者在跨境電商的採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他們對結帳過程的透明度和信任度有著明確的期望。如今,跨境購物已經成為新加坡人的主流消費習慣。 新加坡消費者喜愛時尚、護膚品、電子產品及食品,需求多樣且對商品的選擇有明確偏好。 消費者的購物偏好 調查結果指出,新加坡消費者在亞太地區、美國及歐洲進行購物時,主要尋找的商品類別包括時尚商品(75%)、護膚品(60%)、電子產品(56%)以及食品和飲料(49%)。這些數據顯示出新加坡消費者的購物需求多樣化,且他們對商品的選擇有著明確的偏好。 影響購物決策的因素 研究還顯示,新加坡的消費者非常挑剔且見多識廣。影響他們決定從跨境商家購物的首要因素包括運費便宜(97%)、費用透明(97%)以及能夠使用自己喜歡的付款方式(96%)。這些因素在消費者的購物決策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反映出他們對消費體驗的高要求。 新加坡的消費者重視低運費、費用透明以及自己偏好的支付方式,反映對消費體驗的高要求。 新加坡消費者的全球視野 值得注意的是,98%的新加坡消費者表示願意從其他國家進行網上購物,而全球平均水準為89%。此外,87%的購物者通常通過亞馬遜、Lazada、Shopee和淘寶等電商平台進行跨境購物。Airwallex東南亞區負責人Ershad Ahamed表示:「新加坡是該地區數位化最先進的消費市場之一,這裡的購物者具有全球視野,但他們也非常謹慎——期望獲得快速、順暢和安全的結帳體驗。」 重大促銷活動的機會 根據調查,93%的新加坡購物者表示,他們會在重大季節或促銷活動期間計劃購物,包括雙十一、雙十二、農曆新年、黑色星期五和開齋節等重要日子。這為全球商家提供了當地語系化優惠和資訊傳遞的重大機會,讓他們能更好地吸引新加坡的消費者。

  • 新加坡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1.4%勝預期

    新加坡經濟增長概況 根據新加坡貿工部於2025年7月14日星期一發佈的初步預估數據,經過季節性調整,新加坡第二季度經濟環比增長了1.4%,成功扭轉了第一季度0.5%的萎縮態勢。這一表現超出了市場預期,根據彭博社收集的經濟學家預測中位數,預計第二季度經濟同比增長3.5%、環比增長0.8%。 新加坡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率達1.4%,超出預期,顯示經濟韌性與活力。 上半年經濟表現 貿工部還預估,今年上半年新加坡經濟平均同比增長達到4.2%。這一數據顯示出新加坡在面對全球經濟挑戰時,仍然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增長態勢。 面臨的挑戰與風險 儘管如此,貿工部警告稱,由於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在2025年下半年仍面臨顯著的不確定性和下行風險。這些外部因素可能會影響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前景,需持續關注。 行業增長細分 具體到各行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在第二季度分別實現了5.5%、4.9%和4.1%的同比增長。經過季節性調整后,這三個行業的環比增長率分別為0.1%、4.4%和1.4%。這些數據反映出各行業在經濟復甦過程中的不同表現,顯示出新加坡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潛力。

  • 印尼電商稅即將生效

    印尼新電子商務稅收規則的實施 自2025年7月14日起,印尼財政部長Sri Mulyani宣布實施新的電子商務稅收規則。根據第37號財政部長法規(PMK),所有在Shopee、Blibli、Tokopedia和Lazada等電商平台銷售商品或服務的個人或商業實體,必須遵循新的稅收要求。 近日印尼財政部長Sri Mulyani宣布實施新電子商務稅,此將影響所有主要電商平台的賣家。 稅收要求的具體條件 根據新的規定,所有使用銀行帳戶或其他金融工具接收收入的電商賣家,無論是個人還是商業實體,只要通過印尼IP位址或帶有印尼國家電話號碼的電話進行交易,就需對其總營業額繳納0.5%的所得稅。這一稅率不包括加值稅和其他特定消費稅。 針對個體貿易商的特別規定 對於年營業額超過5億印尼盾的個體貿易商,必須支付此稅款。而對於銷售額低於此數額的賣家,則需提交納稅人識別號(NPWP)或人口識別號(NIK)、通信位址以及免扣/徵收所得稅的證明,但這些賣家在短期內將暫時免稅。 服務提供商的納稅義務 此外,運輸、保險公司等通過電商市場提供服務的企業也被納入該稅收框架內。根據稅務局稅務條例I主任Hestu Yoga的說法,各大電商平台預計將在8月或9月開始作為PMSE(通過電子系統進行交易的其他方)收集者收取稅款,以便相關各方有足夠的時間準備。

  • 越南電商不遜色於泰國 — 未來潛力與挑戰並存

    越南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 2025年7月11日,據Shopee越南外關係總監Phan Manh Ha表示,越南在電子商務領域並不遜色於泰國,甚至在用戶數量方面已展現出更強的發展勢頭,未來有望持續超越。根據目前的數據,越南的電子商務市場已經位居東南亞第三,顯示出其在該領域的潛力與競爭力。 越南電子商務潛力巨大,正迅速超越泰國,胡志明市成為東南亞最具吸引力的市場。 市場增長與未來展望 KIDO集團副總經理Tran Quoc Bao指出,根據當前的增長速度,越南有望在短期內超過泰國,升至東南亞第二位,最快可能在今年實現。特別是胡志明市,已成為越南全國最大、最具潛力的電商市場,吸引了眾多企業的關注與投資。 發展中的不平衡現象 儘管越南的電子商務市場在快速增長,但發展仍存在不平衡現象。一方面,城鄉之間的電商發展差距明顯;另一方面,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SME)之間的能力也存在鴻溝。許多中小企業在運營技能、政策適應、物流和形象管理方面仍需支援,這對於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造成了挑戰。 越南電商迅速增長,但城鄉及企業間發展差距仍需改善,以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 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力 為此,Shopee建議加強電商價值宣傳,並為中小企業提供實用的培訓計劃,以幫助其更好地參與線上市場。藉助Shopee在8個國家的運營經驗,越南的中小企業有望將業務拓展至全球,從而提升其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 馬來西亞強化「先買後付」監管以應對家庭債務危機

    馬來西亞對「先買後付」模式的監管強化 近年來,馬來西亞對「先買後付」(BNPL)模式的監管力度逐步加強,旨在應對消費者過度借貸和家庭債務上升所帶來的金融風險。隨著Shopee PayLater、Grab PayLater和Atome等平臺的興起,BNPL在年輕人中迅速擴張,並不僅限於零售領域,還延伸至醫療、教育和旅遊等多個行業。 BNPL使用者的增長與家庭債務的上升 截至2024年底,使用BNPL服務的消費者數量已超過500萬人,這一現象推動了馬來西亞家庭債務的攀升,總額達到1.6萬億林吉特(約3780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4.2%。這一數據顯示出BNPL在市場上的廣泛接受程度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馬來西亞「先買後付」(BNPL)服務的用戶超500萬,推動國家債務達1.6萬億林吉特,占GDP的84.2%,對整體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BNPL的便利性與潛在風險 儘管BNPL因其便利性和免息分期的特點而受到廣泛歡迎,但其潛在風險卻不容忽視。許多使用者因缺乏對還款能力的評估而陷入財務困境,逾期付款不僅會影響個人的信用記錄,甚至可能導致破產的嚴重後果。若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BNPL有可能演變為系統性金融風險,對整體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 越南電商新規:提升商品質量與消費者信任

    越南電商商品質量標準新規 據最新消息,自2026年1月1日起,越南所有在電商平台上銷售的商品都必須申報質量標準認證。這項新規定的頒布,旨在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並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根據新法律的修訂與補充,《產品和商品品質法》中的若干條款被重新定義,並明確將產品和商品劃分為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三類。 不同風險類別的要求 針對低風險類別的商品,企業可自行申報適用的標準,這意味著企業在一定範圍內可以對其產品的質量進行自我監管。對於中風險類別的商品,則要求進行合格評定,這一評定可以由企業自行完成,也可以委託經認可的機構進行。至於高風險類別的商品,則必須獲得獨立機構的認證,以確保其符合最高的安全和質量標準。 不同風險類別的商品需遵循相應標準,低風險可自我監管,高風險必須獲得獨立認證。 提升市場透明度與責任 從2026年起,所有在線銷售的商品,無論其規模大小,都必須根據相應的風險類別公佈標準認證。報導指出,鑒於電商平台上商品種類繁多,但商品資訊的可靠性仍然參差不齊,這項強制性公佈品質標準的措施將有助於創造更清晰的法律壁壘。這不僅可以加強賣家和電商平台的責任,還能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促進越南電商市場的健康發展。

  • 印尼電商巨頭Bukalapak:上市四周年的挑戰與轉型

    印尼電商平臺Bukalapak的上市紀念 印尼電商平臺Bukalapak(BUKA)即將迎來在印尼證券交易所上市四周年。這家於2021年8月6日掛牌的企業,當年以21.9萬億印尼盾的IPO融資額創下印尼市場紀錄,至今未被GoTo、Mitratel等同行超越。 印尼電商平臺Bukalapak(BUKA)即將迎來在印尼證券交易所上市四周年。 資金狀況與業務佈局的變化 然而,上市近四年後,Bukalapak的資金狀況與業務佈局已發生顯著變化。截至2025年3月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較2021年9月底(IPO後不久)縮水55%,從23.64萬億印尼盾降至10.69萬億印尼盾——其中大部分初始現金源於IPO募資。 上市四年,Bukalapak資金減少55%,反映出市場挑戰與業務調整。 儘管已投入12萬億印尼盾的IPO資金,該公司仍未實現運營盈利,2025年一季度錄得943.8億印尼盾的營業虧損,當期1106.6億印尼盾的淨利潤主要依賴存款利息等財務收入(達2331億印尼盾)。此外,其IPO資金使用因至少兩次調整分配方案,多次受到交易所的問詢。 人員規模與薪酬支出調整 人員規模也隨業務調整收縮。2021年底員工數達2236人的峰值後,截至2025年3月已減至752人,減少1484人; 薪酬支出從2022年的9170億印尼盾持續下降,2025年一季度年化約3400億印尼盾。 業務轉型與未來展望 今年,Bukalapak啟動重大業務轉型:自2025年2月起逐步關閉實體產品電商服務,專注虛擬產品業務。公司稱,實體產品線過去三年收入貢獻持續下滑,運營成本卻大幅上升,僅佔總收入3%,關閉後將助力實現正EBITDA。管理層表示,此舉是長期戰略的一部分,旨在聚焦增長潛力更大的業務,鞏固數位生態地位。 Bukalapak關閉實體產品,聚焦虛擬業務,反映長期增長策略與數位生態地位的強化。 資本市場表現的挑戰 在資本市場表現方面,Bukalapak股價自2021年8月創下1110印尼盾歷史高點後持續下跌,2024年8月跌至109印尼盾低點。截至2025年7月7日,股價較IPO價格暴跌85.29%,成為印尼市場IPO資金損失較大的案例之一。

  • 越南電子商務收入激增:2025年稅收與增長的探討

    越南電子商務的增長與稅收情況 根據越南稅務局(財政部)的數據,2025年前6個月,越南電子商務及相關在線業務的稅收高達約980億越南盾,同比增長58%。這一增長反映出越南在電子商務領域的蓬勃發展。數據顯示,全國約有72.5萬個組織和個人在電商平臺上開展經營活動,交易總額已超過7500億越南盾。 電子發票的普及與新規的實施 在此期間,共有47,078戶企業註冊使用電子發票,這一數字超出預期近30%。自2025年7月1日起,Shopee、Lazada、TikTok Shop等主要電子商務平臺將依法承擔代扣代繳增值稅(VAT)和個人所得稅(PIT)的義務,這一舉措標誌著越南電子商務徵稅機制的進一步規範與透明化。 2025年上半年, 越南電子發票註冊企業達47,078戶,超預期30%。主要電商平台將負責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徵收。 稅務政策的具體要求 據稅務司副司長Mai Son介紹,新規定下,電子商務平臺需根據商品或服務類型按比例代扣稅款。居民個人賣家的增值稅率為1%(針對商品)和5%(針對服務),相應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則在0.5%至2%之間波動。 國家預算收入的增長 與此同時,2025年上半年國家預算總收入增長了34%,達到1180.967億越南盾。稅務部門共開展了26,290次檢查,查補金額同比增長32%,這一數據顯示出政府在加強稅收征管及打擊偷漏稅方面的持續努力與強化。

  • Lazada榮獲東南亞第二大市場最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

    《2025年最受歡迎的品牌榜》發佈 近期,知名媒體 Campaign 與市場研究機構 Pureprofile 聯合發佈了《2025年最受歡迎的品牌榜》排名,顯示 Lazada 在泰國超越 Shopee,成為“最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它反映了泰國消費市場的快速變化和品牌競爭的激烈程度。 泰國電商市場的增長潛力 泰國是東南亞電商市場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根據報告,2024年泰國的電商市場同比增長了21.7%,這一增速遠超其他東南亞國家。此外,泰國僅次於印尼,是東南亞第二大電商市場,擁有大量的移動互聯網使用者,並且中產消費人群正在快速增長,這為電商平台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Lazada的市場策略與成就 根據 YouGov 的調研數據顯示,Lazada 在 6 月的泰國品牌廣告投入排行榜中位居榜首。到2025年6月,Lazada的廣告知名度達到了65.7%,超過了其他品牌。除了廣告投入外,Lazada 在泰國的增長還得益於在當地大規模推廣電商 AI 應用。最近推出的 AI 購物助手 Lazzie,能夠連接消費者與商家,並推薦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體驗。 Lazada推出的全新的AI購物助手,幫助消費者找到最合適的購物選擇,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東南亞電商市場的競爭格局 目前,東南亞的電商市場由 Shopee、Lazada 和 TikTok Shop 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根據《2025東南亞電商報告》顯示,2024 年東南亞平台電商的 GMV 達到了1284億美元,而這三大平台共同佔據了超過80%的市場份額。這一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預示著未來電商行業仍將持續變化與發展。

  • 泰國電商市場持續蓬勃:繁榮中的挑戰與消費者趨勢

    泰國電商市場的持續繁榮 2024年,泰國的電商市場持續顯現出其蓬勃的發展潛力。根據最新數據,Shopee、Lazada和TikTok Shop三大平台的表現均相當強勁。具體而言,Shopee泰國站的收入約為499.64億泰銖,與去年相比增長了69.51%,其利潤達到46.31億泰銖,同比增長113.82%。同時,Lazada泰國站的收入約為282.91億泰銖,同比增長31.8%,利潤則為8.36億泰銖,增長幅度為38.34%。TikTok Shop的表現雖然較為新興,收入為120.66億泰銖,但由於其佈局時間不久,目前的利潤為-36.78億泰銖。三大平台的合計收入達到903.22億泰銖。 市場挑戰與競爭加劇 儘管市場整體表現良好,但賣家們卻面臨著銷售下降和競爭加劇等多重挑戰。據X平台的賣家反映,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已直接影響到銷售業績。此外,新賣家的湧入,尤其是來自中國的賣家,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使得本地賣家因高成本而處於不利地位。而根據《Nation Thailand》的報導,2024年泰國電商市場的總收入同比增長14%,預計將達到1.1萬億泰銖,並在2027年增至1.6萬億泰銖。 消費者偏好與市場份額 在市場份額方面,Shopee佔有49%的市場份額,Lazada佔30%,而TikTok Shop則佔21%。消費者對於購物的偏好也顯示出明顯的趨勢,根據調查,54%的消費者偏好折扣,51.8%選擇免費配送,40.4%則喜愛貨到付款的支付方式。這些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對於電商平台的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泰國的網購者偏好折扣惠券,這影響了電商平台的市場策略和促銷活動設計。

  • 美國新關稅政策對印尼及其他14國貿易的影響

    新關稅政策概述 美國總統特朗普昨日向包括印尼總統普拉博沃在內的14國領導人致函,告知新關稅政策。根據這項政策,新關稅將於2025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印尼出口至美國的所有產品將被徵收32%的關稅,這一稅率與行業性關稅將分開計算。 美國總統特朗普通知印尼並他14國,於2025年8月1日起實施新關稅政策,這將影響全球貿易格局, 激發經濟討論 。 製造業活動的豁免條件 若印尼或其國內企業在美國開展製造業活動,則印尼產品可免受此關稅的影響。此外,美國將在“數周內”快速審批相關的許可申請,以促進印尼企業的投資和生產活動。 反制措施與附加關稅 特朗普指出,若印尼採取反制措施,其產品可能面臨更高達32%的附加關稅。特朗普強調,印尼的相關關稅及貿易壁壘造成了美印貿易逆差,並威脅到美國的經濟安全。 特朗普警告印尼,若實施反制措施,其產品將面臨32%附加關稅,可能加劇貿易緊張。 各國關稅比較 與今年4月相比,印尼維持了32%的關稅水準;而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和突尼西亞則將面臨25%的關稅。南非和波黑的關稅為30%;塞爾維亞和孟加拉為35%;泰國和柬埔寨為36%;緬甸和寮撾為40%。此次實施的全面關稅與已有的行業性關稅(如汽車25%關稅)相互獨立。 轉口貿易與關稅調整 對於通過轉口貿易來規避高關稅的貨物,仍將徵收相應的高關稅。轉口貿易是指貨物先運往第三國再轉至美國以逃避關稅的行為。此外,美國可能根據與各國的雙邊關係對關稅進行調整;若相關國家取消所有關稅、非關稅壁壘及貿易限制,美國也可能考慮調整關稅內容。 政策目標與未來展望 該政策旨在糾正美國與這14個國家之間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問題。在政策正式生效前,美國預計還會在未來幾天內向更多國家發送相關函件,進一步擴大政策的影響範圍。

  • 中國對印尼出口七大類商品增長的原因與影響

    貿易戰的影響 印尼工業部副部長近日指出,由於美國對中國部分商品加徵新進口關稅所引發的貿易戰,中國失去了其在美國的主要市場。隨著大量產品轉向其他國家,印尼成為了重要的目的地。這一變化導致中國產品大量湧入印尼市場,對當地的本土產業造成了顯著的衝擊。 中國產品因中美貿易戰轉向印尼,雖能促進中國產品的出口,對印尼本土產業卻造成衝擊。 中國對印尼出口的增長 根據最新數據,中國對印尼的出口激增的商品類別中,有七大類商品的增長幅度尤為顯著。這些商品包括:HS 23(食品工業廢料和加工飼料)增長11.17%;HS 03(魚類和甲殼類)增長超過100%;HS 18(可可製品及其加工品)增長也超過100%;HS 09(咖啡、茶、馬黛茶和香料)增長53.42%;HS 48(紙和紙板)增長28.52%;HS 19(穀物、麵粉、澱粉、牛奶和糕點)增長24.91%;以及HS 44(木材製品和木炭)增長22.46%。這些數據顯示了中國在印尼市場的強勁表現及其對當地經濟的影響。 面對中美 貿易戰申 延的問題 影響下,印尼本土產業可善用挑戰來創新、加強供應鏈、吸引投資並探索新貿易市場。 展望未來 在貿易戰的背景下,印尼面臨產業和市場重新定位的機遇。雖然本土產業面臨挑戰,但這也促進了創新和競爭力的提升。未來,印尼可加強供應鏈、吸引外資、探索新貿易夥伴,穩固經濟基礎,並在全球市場中尋找新定位,以實現持續增長與繁榮。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