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logo-removebg.png

Search Results

141 results found with an empty search

  • 馬來西亞電商法審查即將結束 Shopee與Lazada賣家需提前準備

    馬來西亞電子商務法案的審查背景 根據馬來西亞最新消息,國內貿易和生活成本部(KPDN)目前正在審查2006年電子商務法案的適用性,預計將於8月完成。這一舉措是基於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反應,特別是來自泰國、越南等國的經驗,顯示出加強管理和對現有法案進行修訂是行業的常規操作。因此,這一進程需要賣家們提前關注,以便能夠及時適應可能的變化。 消費者投訴的驅動因素 根據部長拿督阿米讚穆罕默德阿裡的說法,去年他們收到了超過10000起與電子商務交易有關的消費者投訴,尤其是針對假冒或誤導性產品的投訴。這些數據突顯了目前馬來西亞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監管不足,特別是對於那些未在馬來西亞註冊或設立的運營商或賣家,缺乏直接的監管措施。這一情況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權益,也對本地企業的發展造成了挑戰。 馬來西亞國內貿易和生活成本部表示,去年他們收到了超過10000宗與電子商務交易有關的消費者投訴。 部長拿督阿米讚穆罕默德阿裡的說法,去年他們收到了超過10000起與電子商務交易有關的消費者投訴,尤其是針對假冒或誤導性產品的投訴。 未來的法律框架與利益相關者的參與 為了進一步收集各方意見,阿米讚將於7月17日主持一場由主要利益相關者參與的全員會議,這將為各方提供一個表達觀點和建議的平台。所有擬議的立法修改將提交內閣,並預計在年底前做出最終決定。阿米讚強調,建立一個清晰、全面的法律框架至關重要,該框架應使消費者、賣家、平臺運營商和執法機構等各方受益。這不僅能夠提升市場的透明度,還能夠為許多依賴電子商務平臺的本地企業家提供必要的保護和支持。

  • Shopee馬來西亞即將收取平台支援費對賣家的影響

    新政策公告 根據最新消息,Shopee 馬來西亞站宣布將於 2025 年 7 月 16 日起實施一項新的平台支援費政策。這項政策將對所有本土賣家產生影響,並將在每筆成功交付的訂單中收取 0.5 令吉的平臺支援費,並需繳納 8% 的銷售和服務稅(SST)。這一變更旨在進一步提升平台的服務質量和技術支持。 費用扣除方式 根據新規定,該支援費用將在銷售款項轉入賣家帳戶之前自動從每筆訂單中扣除。這意味著賣家在確認收到款項之前,將無需額外操作來支付這筆費用。此外,如果訂單被取消,賣家將不會被收取該支援費,這樣的安排旨在保障賣家的利益,減少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透明的稅務發票 為了確保賣家能夠清楚了解費用的明細,每筆訂單的平台支援費將在稅務發票上列示。賣家可以通過賣家中心查看相關的費用資訊,這樣的透明度有助於賣家更好地管理其財務和預算。 支持平台發展 Shopee 平台表示,這筆平台支援費的收取將用於支援其平臺的開發和維護,包括推出新功能,如 Shopee 賣家中心應用程式和 Shop AI 助手等。這些新功能的引入將有助於提升賣家的使用體驗,並促進其業務增長。Shopee 希望通過這些措施,能夠為賣家提供更好的服務,並進一步鞏固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 泰國新規將強化對電商大型平臺的監管措施

    泰國數位市場監管的強化 根據電子交易發展局(ETDA)的報告,泰國政府正計劃加強對數位市場的監管,特別是針對某些類型的平台,旨在增強消費者的保護措施。這些新規則將針對被視為「影響力大」且擁有大量消費者的平台,旨在解決產品品質問題,從而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此舉顯示出政府對於數位經濟環境的重視,並希望通過更嚴格的監管來提升市場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針對大型平台的具體規定 擬議中的規定主要針對那些交易量龐大或用戶群體廣泛的在線市場和社交商務平台。ETDA的官員在最近一次會議中與數位平台的高管進行了交流,重申了根據2022年12月23日發佈的數位平台服務(DPS)皇家法令所需遵循的職責。該法令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更為健全的數位商業環境,促進公平競爭和消費者信任。 新規的具體要求 根據新草案,將對作為產品銷售仲介的平台提出額外要求。這些要求適用於年交易額超過1億泰銖的在線市場及社交商務平台,還包括未在商業發展部註冊為法人實體但擁有超過100名泰國商業用戶的平臺。這些平台需根據泰國法律註冊為法人實體,並向當局提交運營報告。此外,平台還需收集和核實商家的數據,並配合政府機構舉報商家的違法行為,以確保市場的合規性和消費者的安全。 展望未來的合規要求 這些平台在銷售或宣傳產品之前,必須進行篩查,以確保產品符合標準,並在其頁面上顯示詳細的產品資訊。針對不合規商品,平台還需建立「通知和刪除」機制,以便及時處理消費者的投訴。ETDA執行董事Chaichana Mitrpant表示,與數位平台運營商的會議標誌著DPS執法的又一步進展,並提供了運營商討論業務問題和更新最佳實踐的機會。當局預計該草案將於8月正式成為法律,這將對泰國的數位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 AI助力東南亞電商市場創造1310億美元新機遇

    人工智慧的潛力與電子商務的未來 根據墨騰創投和Lazada聯合發佈的新報告,生成人工智慧(AI)在東南亞電子商務生態系統中的廣泛採用,預計將每年為該區域帶來高達1310億美元的價值。這一數字不僅顯示了人工智慧技術的潛力,也顯示出其在提升電子商務效率和消費者體驗方面的重要性。報告中提到的預測情境,為我們提供了不同採用率下的市場展望,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有更清晰的認識。 三種不同的採用情境 報告預測,電子商務中人工智慧的採用可以分為三種情況:高採用率、中採用率和低採用率。在高採用率的情境下,東南亞電子商務的總商品交易額(GMV)將達到4130億美元,這比低採用率情境的預測高出1310億美元,顯示出人工智慧的應用將大幅提升市場的整體價值。此外,這樣的情況將使該地區的電子商務滲透率達到約24%。這些數據強調了人工智慧在推動電子商務增長方面的關鍵角色。 墨騰創投和Lazada聯合發佈的新報告中顯示91%的東南亞消費者已經利用人工智慧來發現產品 消費者與賣家的人工智慧使用情況 墨騰創投首席執行官李江玕指出,像Lazada這樣的平臺已經不再僅僅依賴聊天機器人和內容生成,而是將人工智慧深度嵌入到整個電子商務體驗中,這是邁向完全人工智慧原生電子商務平台的重要一步。報告還顯示,91%的消費者已經利用人工智慧來發現產品,而88%的消費者則依賴人工智慧來做出購買決策。這些數據顯示出消費者對人工智慧的信任和依賴程度。然而,令人關注的是,只有26%的賣家在其運營過程中使用人工智慧,這表明在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 越南打擊假冒與走私的最新進展與成效

    全國打擊假冒商品與走私專項行動概況 在為期一個月的全國打擊假冒商品和走私專項行動(從5月15日至6月15日)中,越南市場管理部隊展現了卓越的執法能力。此次行動共檢查了3,891起案件,並處理了3,114起違規行為,涉案總金額超過630億越南盾,顯示出政府對打擊假冒商品和走私行為的堅定決心。 執法成效與行政處罰 根據統計,行政處罰金額達到320多億越南盾,沒收的違法商品價值近310億越南盾。此外,約360億越南盾的罰款及罰沒收入已經上繳國庫。值得注意的是,26起涉嫌犯罪的案件已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0%。這一系列措施不僅有效遏制了相關犯罪行為,還增強了社會對法律的信任和遵循。 假冒商品與走私案件的具體數據 在所有處理的案件中,假冒商品及侵犯智慧產權的案件佔比最高,達到1,580起,佔總數的52%,累計罰款達160億越南盾。而走私案件則有648起,佔比超過21%,罰款金額逾60億越南盾。這些數據顯示出假冒商品和走私行為在市場上仍然存在較大挑戰,需進一步加強打擊力度。 重大案件的查處與監管強化 在此次行動期間,各地查處了多起重大案件。例如,峴港市查獲了500餘件高端品牌的假冒商品,河內則破獲了假襪子製造廠,而在胡志明市的西貢廣場則查獲了數千件假冒商品。此外,市場管理部門還加強了對藥品、功能性食品及乳製品的監管,僅牛奶類的違規案件就處理了783起。這些行動不僅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也維護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

  • 馬來西亞電子貿易交易新規對Shopee、Lazada及TikTok Shop賣家的影響

    新法規的影響 隨著馬來西亞《2024 年電子貿易交易消費者保護條例》(CPETTR 2024)將於6月24日全面生效,所有在線銷售商品的「標題」(title)與「說明」(description)都必須以馬來文呈現,這一新規定在賣家圈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近期,Shopee、Lazada與TikTok Shop三大電商平台相繼向賣家發出緊急通知,要求他們迅速更新商品資料,以符合新的法律要求。這對於長期以英文或中文上架的商家,尤其是大量中國跨境賣家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挑戰。 Sellers are racing against the clock to update product listings as the June 24 deadline approaches. 賣家的困惑與擔憂 許多賣家在社群中表達了他們的困惑與擔憂。一位賣家留言道:「我有600個商品要改語言,該怎麼辦?用馬來文後,買家還能搜尋到『wireless mouse』嗎?還是要輸入『tetikus tanpa wayar』?」這種語言轉換的問題讓許多賣家感到不安,擔心系統可能無法正確辨識多語言邏輯,從而影響商品的搜尋精確性,進一步影響銷量。有賣家表示:「我們並不是抗拒馬來文,但平台和使用者之間的不同步將使買賣雙方都容易迷失。」 新規定的具體要求 根據Shopee的通知,賣家必須遵循一系列新規定,包括賣家資訊的公開化,必須列明姓名、公司名、電話號碼、電郵、網站(如有)及營業地址。此外,商品名稱與描述必須使用馬來文撰寫(品牌名稱除外),並可附加其他語言的翻譯。對於涉及健康與安全標準的商品,如保健品、藥品、體溫計與頭盔等,賣家還需上傳政府認可的安全認證文件。Shopee警告,若無法提供相關認證的產品將被直接下架,以確保電商市場的安全與合法性。 Online shops are required to show the title and description of their products in Malay in compliance with a new regulation in Malaysia effective on 24 June 2025. 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Lazada也發布了類似的通告,指出未遵守新規者將面臨最高48個違規積分的扣除,嚴重者甚至可能被封店。官方表示,此舉旨在增強消費者對商品資訊的理解與信心,並提升交易的透明度。然而,面對龐大的商品量、翻譯壓力及平台系統的限制,賣家普遍反映時間緊迫、資源不足,這可能會引發一場線上經濟結構的大洗牌。距離條例生效僅剩幾日,一場電商「語言革命」正悄然來襲,考驗著平台、賣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適應力與應變能力。

  • 印尼新經濟刺激計劃15億美元將如何影響市場和民生

    印尼政府推出經濟刺激配套 印尼政府近期宣布了一項價值15億美元(約19億新元)的經濟刺激配套,旨在提振消費並促進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力求保持在接近5%的水準。這項措施的推出正值全球經濟不穩定之際,印尼政府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來穩定國內經濟,並為民眾帶來實質的經濟利益。 配套內容詳解 該經濟刺激配套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交通補貼、社會援助和現金補助等。自6月5日起生效,並計劃持續至7月學校假期期間。具體而言,民眾在購買火車票、飛機票和渡輪票時可享受折扣,駕駛者也可獲得20%的公路通行費補貼。此外,政府將向低收入家庭和工人發放現金補助,並提供失業保險的折扣,這些措施旨在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 Commuters with Indonesia offering discounts on train, plane, and ferry tickets. 質疑與展望 儘管這些措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通行費與失業保險折扣的資金來源並不來自國家預算,這引發了部分企業及經濟學家的質疑。他們擔心這樣的資金安排可能會對長期經濟穩定造成影響。印尼財長慕燕妮則表示,希望通過這項配套加速政府各項計劃的實施,並穩住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政府的這些努力顯示出對於促進經濟復甦的堅定決心,未來的經濟走向仍需持續關注。

  • 越南如何通過加大力度推動電商實現佔比翻倍

    越南電子商務發展新規劃 據越南媒體報導,該國工貿部最近發佈了第1568號決定,正式批准《2026-2030年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總體規劃》。這一計劃的核心目標是促進國內電子商務的全面發展,具體包括希望70%的成年人能夠參與網路購物,並且預計電子商務零售額將年均增長20-30%,佔全國商品零售總額的20%。此外,計劃還旨在將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網站比例降低至5-10%,以提升消費者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商務能力的提升與市場預測 在提升商務能力方面,越南政府設定了更具雄心的目標,包括希望70%的賣家能夠參與電子商務活動,100%的交易使用電子發票,80%的支付交易實現無現金化,並希望60%的中小企業能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開展業務。根據預測,到了2024年,越南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突破250億美元大關,這比2023年增長20%,約佔全國商品零售和消費服務總收入的9%。這一增長率使越南成為全球電子商務增長最快的十個國家之一,顯示出潛在的商業機會。 區域均衡發展與可持續性 該計劃還強調了各地區均衡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希望河內和胡志明市以外的B2C電子商務交易額佔比達到50%。此外,計劃要求60%的鄉鎮和同等行政單位擁有網路商家,並鼓勵各地區發揮自身優勢,實現電子商務的區域聯動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綠色可持續發展因素被列為計劃的支柱之一,具體目標包括將塑料包裝使用率降低至最高45%,這些措施不僅促進經濟發展,也有助於環境保護,展現出越南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將再生包裝使用率提高至50%,並要求電商物流中至少40%的企業使用清潔能源,50%的企業採用綠色包裝標準。 Adopting sustainable practices, the National E-commerce Strategy targets achieving 50% recycled packaging.

  • 越南新稅規實施後將如何影響電商環境

    新稅務政策概述 自2025年7月1日起,越南將正式實施一項新的稅務政策,這將對主要電子商務平臺如Shopee、Lazada、TikTok Shop和Tiki等產生深遠影響。根據新規定,這些平臺將負責代表個人賣家代扣代繳加值稅(VAT)和個人所得稅(PIT)。這一政策的目的是為了簡化稅務流程並提高稅收合規性,確保所有在越南進行交易的賣家都能遵循相關法律規定。 稅率詳情 根據新政策,商品類增值稅的稅率為1%,服務類為5%,而運輸及相關服務則為3%。同時,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也有所不同:商品的稅率為0.5%,服務為2%,運輸為1.5%。對於非越南居民,稅率將更高,這意味著在越南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外國賣家需要特別注意這些稅務要求。 扣稅流程及賣家責任 根據新規定,電子商務平臺在交易完成後將立即扣除相關稅款,並按月向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如果發生退款或退貨,賣家可以在下一期的稅務申報中抵扣相應的稅額。這一流程的設計旨在減少賣家的稅務負擔,讓他們能夠專注於業務發展。一旦平臺履行了代扣義務,賣家將不再需要自行申報上述稅款,但仍需配合提供身份資訊以確保合規。 其他稅務要求 除了上述的加值稅和個人所得稅外,賣家仍需自行申報消費稅、環保稅等相關稅費。這意味著雖然新政策簡化了部分稅務流程,但賣家仍需保持對其他稅務義務的認識和遵循。了解這些稅務要求對於在越南的電子商務運營至關重要,賣家應及時更新自己的稅務知識,以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 E-commerce sellers must stay updated on Vietnam's new tax regulations to reduce legal risks in their operations.

  • 馬來西亞進口水果5%銷售稅對消費者與市場的影響

    新政策的背景與目的 馬來西亞政府於近期宣布,自7月1日起對進口水果徵收5%的銷售稅,此舉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這項政策的推出,旨在調整國內市場的競爭環境,促進本地農業的發展,並減少對進口水果的依賴。政府希望透過這一措施,能夠鼓勵消費者更多地選擇本地生產的水果,從而支持國內農民的生計。 稅收範圍的澄清 馬來西亞財政部隨後對此政策進行了澄清,指出這項銷售稅僅適用於進口水果,而本地生產的水果則完全免於徵稅。這一點對於消費者和農業生產者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本地水果的價格不會受到新稅收政策的影響。此外,財政部還明確表示,一些基本必需品如白米、小麥、糖、鹽和肉類同樣免於銷售稅,以保障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  Malaysian can enjoy tax-free locally produced fruits as part of a sales tax waiver initiative. 新稅率的具體內容 根據《星洲日報》的報導,財政部發言人在6月11日的媒體會議上進一步闡述了新政策的具體內容。所有在馬來西亞境內生產的水果將不受新稅收政策的影響,而進口水果如鱷梨、芒果、番石榴等則被定義為非必需品,並需繳納5%的銷售稅。同時,三文魚、鱈魚、松露等高檔食材也被納入非基本必需品名單,適用相同的稅率。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對進口水果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並可能促使消費者重新考慮其購買選擇。

  • 泰國睡前網購風潮興起 美容保健成為消費趨勢

    泰國消費者的新網購習慣 在泰國,消費者正逐漸養成一種獨特的網購習慣,即在晚上9點進行「睡前網購」。這一趨勢的興起促使在線零售活動顯著增加,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許多人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放鬆心情,瀏覽各種商品,這樣的消費行為不僅提供了便利,還讓消費者能夠在一天的忙碌後,享受輕鬆的購物體驗。 泰國年輕人使用手機進行睡前網購 健康與美容產品的消費趨勢 在所有的網購產品中,健康和美容產品無疑是消費者的首選。無論年齡層,這些產品都受到廣泛青睞。特別是Z世代對護膚品和化妝品的態度非常認真,他們將這些產品視為對未來健康和容貌的投資。此外,根據調查,15%的21至45歲工作年齡組消費者熱衷於保健品,並重視日常的健康保養。而46至55歲的中年消費者同樣對護膚品情有獨鍾,顯示出各年齡段對於美麗和健康的共同追求。 市場領導品牌與熱門產品 在護膚、美容和健康市場中,許多知名品牌如歐萊雅和CeraVe等,已經佔據了領導地位。特別是防曬霜和口紅在消費者的搜索趨勢中名列前茅,這不僅反映了泰國人對皮膚保護的重視,也顯示出他們對口紅日常使用效果的認可。此外,與健康預防護理相關的產品也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顯示出人們對於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視。 泰國流行的護膚和美容品類包括防曬霜和口紅 購物熱潮的地區分佈 在泰國,曼谷無疑是購物的冠軍省份,然而,暖武里府、清邁和孔敬府等地也顯示出強勁的市場增長。這些數據表明,除了首都以外的市場同樣充滿潛力,消費者對於網購的需求正在擴展到更廣泛的地區。隨著網購習慣的形成,未來的市場將更加多元化,為品牌和零售商提供了更多的商機。

  • 世界銀行如何看待菲律賓未來經濟增長趨勢

    世界銀行對菲律賓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測 儘管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為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世界銀行依然對菲律賓的經濟增長保持樂觀。根據該機構最新發布的半年一次《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菲律賓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今年將增長5.3%,並在2026年和2027年分別增長5.4%和5.5%。這一預測顯示出世界銀行對菲律賓經濟未來發展的信心,儘管面臨外部挑戰。 與政府目標的比較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銀行的預測低於菲律賓政府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範圍,該目標預計在今年至2028年間達到6%至8%。這一數據與世界銀行四月份發佈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報告相比並未發生變化。然而,這一數字仍然低於特朗普於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之前發布的預測,顯示出經濟環境的變化對增長預測的影響。 未來的增長潛力 根據最新的預測,到2026年,菲律賓將成為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增長速度第二快的國家,僅次於越南的6.1%。而到2027年,菲律賓預計將再次位居第二,增長速度為6.4%。這些數據顯示出菲律賓在區域經濟中的潛力,並強調了其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重要性。隨著政策的調整和市場的發展,菲律賓有望在未來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

bottom of page